我的前端之路(一)
从2023年底至今已经太久没有在博客上进行更新了,甚至连前端的知识都忘了不少。
自从4月30号毕业设计的答辩结束之后,我已经在宿舍里无所事事了将近一个半月。原本想着说趁着这几个月赶快休整下调整自己的睡眠时长,结果直到现在为止依然改不了晚睡的老毛病。
怎么说呢,人生本来就是一阶段一阶段走的,我在大学的前面几年懵懂无知,中间几年因为过于不自信、自暴自弃丧失了很多机会,于是便落到了这般境地。倒不如说现在依然在处于自暴自弃的状态,不过更多的是不会有更加剧烈的反应了,就像投入了石子的池塘,随着时间流逝,水面也慢慢的平静下来。
在迷茫的这几年里我想了很多,因为前端这条路本质上只是因为在大一的下学期,为了在项目课上做出些成果,所以自学了前端,和组员们一起写了个天气地图的网站项目出来。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的导师说我们“作为自动化偏硬件的学生却选择了一个纯软件的项目”,而选择这个项目的一大部分原因,也只是因为当时碰巧挑到了这个没有人选的课题。我那时还只是很粗略的学了下前端,发现还挺好玩的,于是我们用LNMP,就是“Linux/Nginx/MySQL/PHP”的经典网络前后端组合架构,用十几年前的技术栈硬是撮了一个理论上可以放到树莓派上运行的天气地图查询网站。当时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何调用已有的天气查询网站的API,而即使那时使用这些API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收费,于是我们这些“不想费事”的大学生就用了更费劲的方法——用python爬虫从天气网站上爬取了能见到的数据下来放进数据库,然后再用PHP直接call的MySQL。现在回想起来,这都不算是一个放得上台面的项目,不过那个项目我们还是拿到了满绩。
之后我从大一升大二的暑假开始,便跟着网上的视频自学了HTML/CSS/JavaScript,也学了 Vue2。大二一开学,我就报名尝试进入我大学的编程工作室。进入这个工作室的考核方式,就是单纯的自学一年,然后在各个DDL内做出不同的前端项目出来。当时 Vue3 刚出一年多,甚至都没有网络教程,而当时的我在无人教学的情况下并不能看得懂这些文档,于是自然而然学了 Vue2/Vuex/VueRouter,为了和后端做交互也学了AJAX/AXIOS,甚至还去看了看 NodeJs,不过最后因为赶着交大二的项目作业放弃了。
所以我的确是误打误撞的到了现在的田地。我还记得当时大三上学期做软件工程项目时,整个网站是基于几个月前我在工作室最终考核时和同班的后端同学写的 Demo 修改而成的。为了完成这个 Demo,我又是当项目经理,又当美工/UI,早上用 ApiFox 忙着定接口,下午又跑去写用户界面和帖子详情页面,晚上尝试用 mockJs 生成假数据以调试页面。等到页面上的假数据放好了,换成真的API时请求数据请求不到,又跑到隔壁宿舍问后端,结果后端为了省事并没有完全按照既定的接口书写API,而是做了一套自定义的组合拳与我做交互。于是我便差点变成了那个被三拳打死的“老师傅”,为了迎合“后端改不动了”的API也只能继续修改数据的读取。最后一目了然的没赶上DDL,做出来一个完成度60%的开源硬件交流论坛。我在当时称其为一个功能不全、匆忙赶制出的弗兰克斯坦。而在软工项目中,我们经过充分的修改、加新功能、熬夜改BUG之后,最终在几个月之后,做出来了一个穿着蓝绿色皮革套装的,弗兰肯斯坦。幸好在答辩时为了给下一组腾时间,老师甚至没有多问,不然这个项目只要被细问,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也让我感叹不是什么工作都好做,一旦需要与人配合,只要你无法和其他人同步到能够一起在《环太平洋》里开机甲,那么信息的人传人就一定会出现信息差。
麻了。
下部分等有缘再说吧,指不定明天就来写了。